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,防火材料用氯化镁,Mg>Zn>Cu,因此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得到铜和氯化锌,而和氯化镁不反应.
①若加入的量不足,氯化铜部分被置换,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和没反应的氯化镁,所得固体只含有铜,即溶液中有MgCl2( Mg2+)、ZnCl2(Zn2+ )、CuCl2(Cu2+ ),不溶物为Cu;故该情况有可能;
②因为锌和氯化镁不反应,氯化镁,故不溶物中不可能含有镁;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;
③因为锌与氯化铜反应一定会生成氯化锌,无水氯化镁,故溶液中除了有没反应的氯化镁,也一定含有氯化锌,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;
④若加入的过量,氯化铜全部被置换,则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锌和没反应的氯化镁,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,即溶液中含有MgCl2( Mg2+)、ZnCl2(Zn2+ ),不溶物为Zn、Cu;故该情况有可能;
氢氧化镁会发生水解反应,平衡常数K值较小。但是水解生成的OH能够和Fe3+发生沉淀得到Fe(OH)3,46含量氯化镁,且氢氧化铁的水解要小于氢氧化镁的水解作用,即氢氧化铁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大,而随着Fe3+不断变成氢氧化铁沉淀,氢氧化镁的水解平衡不断右移,终当所有的Fe3+均转化为沉淀时,氢氧化镁的水解达平衡。
此时只需要过滤掉生成的氢氧化铁和多余的氢氧化镁,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镁,而且此过程不会引入其他的杂质离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