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污染防治”是指对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,而导致其化学、物理、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,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,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,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的预防和治理。2016年6月12日,环保部网站发布《水污染防治法(修订草案)》(征求意见稿)及其编制说明。这是《水污染防治法》施行8年以来的大规模修订。
据 悉,现行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于2008 年2 月28 日已通过,自2008年6 月1日起施行。随着我国污染状况的逐渐严重,尽管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。但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、水生态受损重、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仍然突 出,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。在2015年,将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修订列入立法计划。此次出台的《水污染防治法(修订草案)》(征求意见稿) 秉承坚持继承、坚持创新、坚持协调、坚持落地的原则,对现行法规进行了一系列修订。修订工作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,坚持保护优先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、 统筹协调,出口元明粉,系统考虑水资源、水环境和水生态,地表水与地下水并重,用行政、司法、经济等多种手段。这次《水污染防治法(修订草案)》其中明确指出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和经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、制革、印染、染料、炼焦、炼硫、炼油、电镀、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;还要求化肥、洗护用品、等产品制定质量标准,应当开展水环境风险评估,明确水环境保护要求等等。元 明粉作为基础化工原料,在造纸、印染、制革、化肥、制药等多种行业中应用广泛,防治过程中元明粉使用量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。随着治理深入各行业企业 积极响应国家鼓励、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,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,严格控制工业污染、城镇生活污染,防治农业面源污 染,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,预防、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,这样就不会对元明粉整体使用量有所影响。
副产元明粉总体质量虽不及矿产,元明粉,但因其价格低廉,还是受到很多下游用户的青睐,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,技术的不断完善,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,副产元明粉的产量还会大幅增加,预计两年内至2018年底,我国副产元明粉的产量将会达到年产500万吨。随着副产元明粉的不断挤占市场份额,矿产元明粉的产量将会不断萎缩,根据中国元明粉网统计,2016年全国矿产元明粉产量1200万吨,平均开工数为295天,2017年上半年开工数145天(山西运城、河南桐柏因环保原因,上半年基本未开工),预计2017年矿产元明粉平均开工天数250天。从目前发展趋势看,矿产元明粉还会继续延续限产保价政策来应对日趋严峻的局势,而副产元明粉将会在质量方面加以提升,不但会继续挤占国内市场份额,还会对外贸出口市场形成冲击(我国是全世界元明粉出口量)。由此可见,副产元明粉赶超矿产元明粉指日可待
近期(10月16日-10月20日),国标元明粉,国内化肥市场主要受原料价格坚挺、企业开工率较低和出口市场向好共同影响,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续七周上涨。10月23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(CFCI)为2000.32点,环比上涨15.70点,涨幅为0.79%;同比上涨321.66点,涨幅为19.16%;比基期下跌378.55点,跌幅为15.91%。10月23日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(CCRI)为2287.76点,环比上涨20.28点,低含量元明粉,涨幅为0.89%;同比上涨103.64点,涨幅为4.75%;比基期下跌158.95点,跌幅为6.50%。
本周国内复合肥市场继续上行。原料价格持续升温,复合肥成本也不断走高,倒逼厂家上调复合肥报价。多数厂家表示已经进行几轮调价,后期仍有上调计划。但是下游接受度不佳,存抵触情绪。加之秋季市场基本结束,需求有限,新单鲜少成交。目前仅东北地区以及部分地区有一定的需求量,但是受原料高位影响,一部分厂家也暂停接单,不收款,对市场持观望态度。整体开工有所下滑,部分厂家轮换检修,企业整体开工率下滑至36%,企业限产检修增多。需求方面,复合肥方面,受阴雨天气影响,北方地区小麦用肥延后,后期仍有部分需求,其他地区较平淡。冬储政策也将陆续在近期陆续出台,今年厂家对于政策敲定方面较为谨慎。目前山东地区45%S(3*15)主流出厂价在2200-2300元/吨左右,安徽地区45%S(3*15)主流出厂价在2100-2150元/吨,45%cl(3*15)在1800-1850元/吨